四川大学油气田节能减排新技术取得产学研重大突破

2010-09-07    作者:佚名    来源:

四川大学油气田节能减排新技术取得产学研重大突破

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朱家骅教授课题组在油气田废水处理和节能减排领域取得产学研重大突破。该课题组在国家863计划“钻井柴油发动机排气余能利用与钻井废液超低排放”课题支持下,同新疆油田公司、西南油气田公司和广汉欣欣实业有限公司等通过产学研联合攻关,将钻井废水废气同步处理节能减排新技术由设想变成了现实,成功实现了钻井废水不外排、不转运、不加药,日集日清,废水蒸发减排,废气污染物源头削减的效能。

近日在北京举行的“钻井废水废气同步处理节能减排新技术与装备”科技成果鉴定会上,与会专家对该技术评价认为:“该成果在石油天然气钻井废弃物治理领域属国内外首创,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节能减排示范作用显著,应加大推广力度,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

我国每年钻井数超过6000口,钻井进尺达2000多万米,钻井废水处理一直是困扰农牧密集区域钻井作业环境保护的难题。目前,行业内普遍采用的钻井废水处理方法是通过添加化学药品处理或加压回注等方法,容易产生二次污染,并且给环境管理带来风险。钻井柴油机废气会产生高达400摄氏度以上的热污染和噪声污染,对现场作业人员及周边环境的危害也必须严格控制。石油行业增产不增污,建立环境友好的钻采清洁生产体系迫切需要技术与装备上的突破。

四川大学朱家骅教授课题组基于“以废治废”思路,将钻井废水排放与柴油机废气排放这两种互不相关的污染治理过程结合起来,以钻井柴油发动机产生的废气治理钻井废液。该过程的推动力全部来自柴油机废气的能量。该技术将全部过程集成为一台橇装设备,取代传统的消声器,同时收到噪声降幅提高3分贝至13分贝、排气阻力损失降低70%的效果。

该技术已形成系列化装备,适配多种类型钻井现场,在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四川LG气田等农牧密集区域钻井现场实施两年以来,显著提高了钻井环保技术水平,促进了油气开发清洁生产技术的进步,取得了突出的环保与社会效益。以6000米至7000米井深的单井为例,应用该技术节能折标煤102吨,源头减排钻井废水1150立方米,免用化学处理药剂8吨至10吨,并且可以减少废水池征地和基建投资50万元至80万元,为油气企业带来促进生产、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显著效益。

正是由于取得了清洁生产与节约资源的双重效益,该技术受到了井队一线员工的称赞。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公司40644队在钻合川001-6-X3井时试用了这一技术装备,该队泥浆技术负责人刘洪兵惊叹其零废水的排放效果,称其为蓝天碧水的“保护神”。不光是一线员工,业界专家也对这一技术给予了肯定。中国石化集团科技部装备储运处处长贾鹏林认为:“这一技术为钻井废物治理提供了非常好的思路,看似简单,但要捅破这一层窗户纸并不容易。”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环保专家杨再鹏教授则认为这一技术对炼化企业的废水治理也有积极借鉴意义。

 

四川大学